紅燒肉的烹飪技巧有哪些?如何制作紅燒肉最好吃?[圖]
文章分類:膳食
你也會想看的:女性健身有何運動?女性健身該吃什麼?[圖]

紅燒肉是肉類食物中較為常見的一種,這種食物油而不膩,入口即化,讓人回味無窮,深受很多人的喜愛,但是吃紅燒肉也有許多要註意的地方,那麼紅燒肉的烹飪技巧有哪些?如何制作紅燒肉最好吃?下面就來詳細瞭解紅燒肉的烹飪技巧,以及需要註意的事項吧。
1、紅燒肉的烹飪技巧
將肥瘦均勻的五花豬肉切成4厘米×2厘米的小塊,用熱水洗一下,除去血水,放在不銹鋼鍋內,一次性將水加足後(中間不添加涼水),用慢火燉煮,溫度恒定在100℃~103℃。從0.0~5.0小時之間,每過0.5小時取樣,檢測其中的脂肪酸含量和構成(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以及膽固醇等指標。
為瞭讓大傢更好地理解實驗結果,我先介紹一下有關膽固醇和脂肪酸的知識。膽固醇有“好”有“壞”,其中“壞”膽固醇易損傷血管內膜,“好”膽固醇可將前者從血管壁中清除。根據構成不同,脂肪酸可以分為飽和脂肪酸(如棕櫚酸)和不飽和脂肪酸,其中,後者又可以分為單不飽和脂肪酸(如油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如亞油酸)。研究表明,飽和脂肪酸會增加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的風險。而不飽和脂肪酸對人體有多種健康功效,如單不飽和脂肪酸有利於降低血液中的“壞”膽固醇,升高其中的“好”膽固醇,對控制血脂有益,多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血膽固醇總量。
研究發現:隨著烹調時間的延長,豬肉中飽和脂肪酸不斷降解,其含量呈下降趨勢,在2.5小時時達到最低,下降幅度高達40%~51%,膽固醇含量下降51%。而不飽和脂肪酸卻隨著烹調時間的加長而不斷升高,在2.5小時時上升幅度最高,如亞油酸升高接近21%,並且單不飽和脂肪酸比多不飽和脂肪酸升高的幅度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