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湯養生的誤區有哪些?煲湯時有什麼註意事項?[圖]
文章分類:膳食
你也會想看的:女性健身有何運動?女性健身該吃什麼?[圖]

煲湯是一種非常不錯的飲食方式,這樣的湯類食物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價值極高,很多人都喜歡煲湯養生,但是煲湯也有許多禁忌要註意,那麼煲湯養生的誤區有哪些?煲湯時要註意什麼?下面就來詳細瞭解煲湯養生的誤區,以及其他需要註意的事項吧。
1、煲湯的誤區
誤區一:煲湯越久,營養越好
許多人有煲“老火湯”的習慣,認為湯煲得越久越夠火候,營養也越好。其實,經過長時間的煲煮,許多營養素還遭到破壞,煲的時間越長,蛋白質變性越厲害,維生素被破壞得越多。因此,煲老火湯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以兩小時以內為宜。
誤區二:吃肉不如喝湯
俗話說,“吃肉不如喝湯”,肉湯的鮮味往往超過瞭肉的鮮味,人們由此而誤認為肉的精華都跑到肉湯裡去瞭,湯的營養比肉好。其實,湯的鮮味,是因為經水煮後肉類中的一些含氮浸出物溶於湯內,但食物中的大部分蛋白質仍呈凝固狀態留在肉裡,而非溶於水中。
煲兩個小時以上的湯中,蛋白質含量也僅為肉中的5%左右,還有95%的營養成分留在“肉渣”中。因此,隻喝湯不吃肉,隻是滿足瞭口感而已,而大量的營養成分還是在肉渣裡!
誤區三:人人都能喝濃湯
豬骨、雞肉、鴨肉等肉類食品經水煮後,能釋放出肌肽、嘌呤堿和氨基酸等物質,這些總稱為“含氮浸出物”。很顯然,越美味的湯,含氮浸出物越多,包括“嘌呤”等就越多,而長期攝入過多的“嘌呤”可導致高尿酸血癥,後者是引起痛風病的罪魁禍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