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豬飼料及添加劑,不到6個月就出欄,能長到200-300斤[多圖]

豬肉是我國被食用的最多的肉類,甚至許多人做菜的時候還喜歡放豬油調味,在前些年的農村,甚至還傢傢戶戶養豬用以改善經濟狀況,不過現在我國養豬也開始規模化瞭,這樣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據瞭解,我國生豬一般養殖不到六個月即可出欄,還能長到200-300斤。
1、喂豬飼料及添加劑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譙仕彥介紹說,飼料及飼料添加劑是現代養豬業的物質基礎和技術關鍵,是補充生豬營養、保證產品品質的必要措施,也是國際普遍推廣的技術,我國生豬養殖與美國、德國、丹麥等養豬大國的養殖技術、飼料使用、生育周期、生豬體重、肉品質量、產品安全等情況基本一致,符合國際標準和進出口貿易準則要求。
飼料添加劑在飼料中用量很少但作用顯著,包括營養性添加劑、一般添加劑和藥物添加劑三大類。傳統的單一飼料隻能解決生豬的“吃飽”問題,而營養性添加劑主要是飼料級的氨基酸、維生素,是為瞭解決生豬“吃好”的問題。在飼料中添加適量藥物添加劑,可以有效防控生豬的常見性、多發性疾病,通過在飼養階段執行停藥期,能夠將豬肉中的藥殘量控制在對人體無害的范圍內。在飼料中加入抗氧化等一般添加劑,大多與食品行業的添加物質通用,屬於食品級,無論對於生豬生長還是對於豬肉品質,都沒有危害。
國傢明令禁止在飼料中添加苯巴比妥等鎮靜催眠、抗驚厥類藥物。而且通過添加安眠藥讓豬多睡少動、快速長肥是沒有必要的,因為圈養的生豬本身活動量就很少,不需要使用鎮靜劑。
尿素、砷制劑和銅屬於允許在飼料中添加的物質,但都有相應的限制性規定,不得隨意使用。尿素是一種高氮化肥,若少量用作牛、羊等反芻動物是有作用的,可以被反芻動物瘤胃微生物所分泌的脲酶分解,被合成蛋白質從而被吸收消化。而豬根本沒有瘤胃,尿素中的氮就難以利用,用量過大甚至會造成生豬中毒死亡。對於添加銅的作用,飼料中隻有適量地添加銅才能促進豬的生長。允許適量添加的具體標準為每1000公斤飼料中銅制劑添加量不能超過200克。通常認為銅添加越高豬糞越黑,飼料的消化率越高,這是錯誤的。衡量飼料好壞的標志不在於豬糞便的顏色,而在於喂食的轉化率即飼料重量與豬進食後相應增加重量的比例,也就是料重比)以及糞便的形狀。此外,常有傳言說在豬飼料中加入無機砷,豬會顯得皮膚紅潤、毛發光亮,這種說法犯瞭常識性的錯誤。飼料中加入的是有機胂,而不是無機砷。有機胂對於提高飼料利用率、增強抗病能力有著明顯作用。目前,除中國外,美國等很多國傢也批準將其作為飼料添加劑。有機胂會從糞便排出,在生豬的機體組織中殘留極低。而無機砷是劇毒物質,俗稱砒霜,會造成生豬死亡,是不允許在飼料中添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