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火鍋有哪些壞習慣?吃火鍋要註意什麼健康問題?[圖]
文章分類:膳食
你也會想看的:女性健身有何運動?女性健身該吃什麼?[圖]

火鍋是生活中很常見的飲食方式,在天冷的時候更受歡迎,但是吃火鍋也有許多要註意的地方,錯誤的吃法會對健康帶來很多不利的影響,那麼吃火鍋有哪些壞習慣?吃火鍋要註意什麼健康問題?下面就來詳細瞭解吃火鍋的壞習慣,以及需要註意的事項吧。
1、吃火鍋的壞習慣
1、愛鮮味貪“生”易致病
羊肉、肥牛、魚等肉類是很多人吃火鍋時必點的“硬菜”,在寒冷的冬天,大快朵頤這些鮮美的肉類的確能夠增加熱量,十分過癮。但是不少人喜愛貪吃鮮嫩,不掌握火候,往往把生肉片、生魚等統統往鍋裡一燙就立即撈出來吃。同仁醫院營養科路童營養師提示大傢,生肉、海鮮這些食品易被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蟲卵所污染,所以必須在滾開湯中煮熟煮透,殺死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蟲後方可食用,從而防止或減少消化道炎癥和腸寄生蟲病的發生。一般來講,薄肉片在沸騰的鍋中燙1分鐘左右,肉的顏色由鮮紅變為灰白,才可以吃。而蛤蜊、河蝦等帶殼食物,肉質較厚,應在鍋內煮沸5分鐘以上。
2、生熟不分易污染
涮火鍋時,筷子通常肩負生熟兩大責任:既要夾生食物入鍋,又要從鍋內將熟的食物撈起。有人甚至剛把生肉夾入火鍋,就用同一雙筷子夾碗裡的菜送入口中,這樣也極易把生食中的細菌帶入口中,甚至污染整盤食品。專傢指出,若對吃火鍋的餐具不加以區別使用也會致病,應將用來夾、盛生食的碗筷與直接入口的餐具分開,不得生熟混用,以免沾染到病菌,導致病從口入。同時,為避免交叉污染,最好使用公筷。
3、冰火兩重天最易傷腸胃
吃火鍋、特別是麻辣火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