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分娩的錯誤說法有哪些?產後要怎樣進行復健運動?[圖]
文章分類:人群
你也會想看的:女性健身有何運動?女性健身該吃什麼?[圖]

在懷胎十月以後,寶寶自然的就要出生瞭,在這個時候,準媽媽們通常都是會更容易出現緊張的狀態,因為,分娩本身就是一件比較的疼痛的事情,分娩這件事,在很多人的眼中其實有別的說法,那麼,關於分娩的錯誤說法有哪些?產後要怎樣進行復健運動?

1、關於分娩的錯誤說法
1.破水就要趕緊把孩子生出來?
流言:“一旦發生破水,胎兒會處於一種缺氧又缺養的狀態之中,所以必需趕快把孩子生出來”
事實:羊水的主要成份是胎兒的尿液,當然其中含有非常少量的礦物質、稀有元素和生長激素,它的主要功能是防止胎兒受到外界的撞擊,起到減震的作用,還可以保持恒溫,使寶寶免受溫差影響。可見,羊水並非是在為胎兒提供氧氣或養份。所以破水後羊水流出,不意味著給胎兒提供氧氣和養分的通道就中斷瞭。這種“缺氧又缺養”的說法隻會給準媽媽增加更大的心理負擔。
事實上,如果已臨近預產期的準媽媽出現瞭破水的現象,大概她需要花上一天(有時甚至會更長)的時間,分娩的宮縮才會開始。所以,到時大可不必慌亂地奔向醫院。這些準媽媽可能不需要催產素的幫助,絕大多數人會在24小時之內進行分娩。
如果在孕35周到孕37周之間的孕婦發生瞭破水,醫生會想辦法讓寶寶提前生出來,雖然算是早產,但這時胎兒的肺部已經發育成熟,分娩後可以順利存活。因為羊膜破裂後,細菌很容易從陰道進入子宮,造成胎兒感染,故應在破水後24小時內及時分娩。但如果胎兒還太小,醫生一般就會根據準媽媽懷孕的周數進行處理。一般來講,如果胎兒還不到28周,醫生會做詳細的檢查然後再決定到底是要安胎還是終止妊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