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什麼時候走路比較好?走路時間的建議[圖]
文章分類:運動
你也會想看的:女性健身有何運動?女性健身該吃什麼?[圖]

我們如果每天都能堅持走一段時間的路,其實對於身體是會有很大的幫助的,每天都走路當然是很好的一個習慣,但是每天走路除瞭姿勢上面需要註意意外,對於走路的時間很多人卻不一定可以瞭解,那麼,每天什麼時候走路比較好?走路時間的建議有哪些。
1、走路時間的建議
走路:飯後兩小時
“飯後走一走,活到九十九”,但是從消化功能而言,飯後胃正處於充盈狀態,必須保證胃腸道有充足的血液供應,以便進行初步的食物消化。若飯後馬上外出行走,會延緩消化液的分泌,阻礙胃的正常生理功能,容易誘發功能性消化不良。
飯後45分鐘至60分鐘走一走,熱量消耗大,有利於減肥。如果在飯後兩小時後再散步,效果會更好。
泡腳:晚上9點
晚上9點泡腳最護腎。此時是腎經氣血比較衰弱的時辰,在此時泡腳,身體熱量增加後,體內血管會擴張,有利於活血,從而促進體內血液循環。
如果泡完腳後,再適當做幾分鐘足底按摩,對身體的血液循環更好,臟腑器官也更能得到進一步調節。
洗澡:睡前90分鐘
每天晚上睡覺前,來一個溫水浴35℃~45℃),能使全身的肌肉、關節松弛,血液循環加快,幫助你安然入睡。
不過體溫太高也會抑制大腦褪黑激素的分泌,影響睡眠質量。因此,臨睡前才洗熱水澡絕不明智。最好的做法是,在睡前90分鐘沐浴,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