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戀的形成因素有哪些?同性心理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圖]
心理學傢認為,同性戀的心理並非變態,也不是病態,而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導致的,並不完全取決於自己的選擇。也許大傢都認為同性戀隻是性取向與常人不同,但其實他們在感情上面,也是隻對同性有感覺,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如何從醫學的角度看待同性戀?
1、同性戀的形成因素
關於同性戀的理論眾多,但還沒有一個定論。許多研究者認為,同性戀傾向的發生發展,與生活事件、父母類型,或個人心理特征相關。不愉快的異性戀經歷或者缺少吸引異性的能力,有時被認為是導致一個人成為或選擇成為同性戀的原因。
精神分析學理論暗示,兒時的經歷和與父母的關系均是同性戀產生的原因,但這一理論與現實有一定距離。有些研究者認為,體內激素水平的改變可能與同性戀有關,但也沒有證實。也有人研究個體出生前的激素水平,認為這方面的改變可以影響胎兒大腦的男性化和女性化的發育,進而影響出生後性傾向的形成。
有文獻報道,男性同性戀者和男性異性戀者大腦結構不同,這可能會成為性傾向起因的生物學基礎。研究發現同性戀男性的下丘腦前角是異性戀男性的一半,而下丘腦前角是大腦中能影響性行為的部分。
有的研究者提出遺傳因素導致同性戀的可能性,他們研究瞭三個全是男性的小組:同卵雙生組、異卵雙生組、領養的兄弟組。結果發現,當兄弟中的一人是同性戀時,另一人也為同性戀的比例在同卵雙生子為52%,異卵雙生子為22%,領養的兄弟為11%。一個與此類似的研究發現,在女性中也具有相似的結果。這些結果顯示,在性別取向方面,同卵雙生子的相關性與另外兩組之間有巨大差異,說明基因組成可以導致性傾向的差異,同時也提示同性戀的原因可能有一部分與環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