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同性戀的心理?怎麼照顧同性戀者的心理?[圖]
文章分類:心理
你也會想看的:女性健身有何運動?女性健身該吃什麼?[圖]

同性戀本身就因為與常人不同而受到很多人的歧視和偏見,但他們本身並沒有錯,而且也沒有任何精神和心理疾病,所以我們不應該對他們報以歧視的心理,反而我們更應該照顧他們的心理,尊重他們,理解他們,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如何照顧同性戀者的心理?
1、照顧同性戀者的心理
很多不瞭解同性戀的人,會認為同性戀者僅僅是為瞭性的需求才在一起。但從小天的經歷中,我們會發現,她的交友過程一樣充滿瞭瞭解、信任、愛的表達,比如一起玩、看電影等等,並不是大傢想像的那麼簡單。
因為免疫缺損疾病--艾滋病蔓延以後,很多的同性戀者身處其中,促使社會對同性戀的關註增多,但並不是同性戀直接導致瞭艾滋病的增加,而是因為同性戀者頻繁地更換性對象和不能有效地使用保護措施造成的。
同性戀的研究專傢認為:同性戀不是犯罪,也不是邪惡,更不是心理疾病,隻不過是有這種傾向的人將自己的這種願望付諸實現。他們有屬於自己的感覺,他們隻能自己選擇,而不能聽從於別人或社會所需的那種選擇。
作為一個新時代的年輕人,對待同性戀應在一種科學瞭解的基礎上,有自己的角度和原則。
對同性戀做過深入研究的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李銀河在一項調查中發現:在同性戀形成的過程中的後天因素即社會、心理因素中,最為重要的是最初的性經歷,即青春期的遭遇和經歷,而同性戀者的身份認同時間最早在14歲,最晚在29歲,年齡中位值是18歲。有調查對象明確提出:第一次性經驗極其重要,如果發生在同性朋友之間,就可能終生同性戀。
青春期的